2011觀影總回顧
2011。晉升人夫!(這四個字份量足夠自己一行)
兩個家庭的結合,責任變重了,但幸好so far so good,還去了法國享受蜜月。
有幸出國四次,這是以前從來沒想過的事,也開了許多眼界,9月的沖繩美夢成真之旅更是美夢惡夢兼具。
工作上的波折讓我更看清一些人一些事,也看清自己...the sign出現了嗎?
民國100年,311地震、Jobs和三大獨裁者辭世、塑化劑、茉莉花、衰退...好像不太平安,101會轉好嗎?希望我(和我的家人)都可以,我會多跟菩薩聊聊天的。
91-2
剛好比去年多一部。3、4月忙著工作尬婚事,無暇充實心靈。後面幾個月逮到空檔就看片解悶,中間還看了兩部舞台劇(人間條件4和京戲啟示錄),算是沾一點氣質。有個不排斥看電影的老婆也是很幸福的!
1月 | 2月 | 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
‧影:8 | ‧影:7 | ‧影:1 | ‧影:3 | ‧影:8 | ‧影:12 ‧劇:1 |
7月 | 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
‧影:7 | ‧影:9 | ‧影:6 | ‧影:12 | ‧影:7 | ‧影:11 |
美元看多,亞洲持平,歐債仍空
美國 | 日本 | 香港 | 台灣 |
44(48.4%) | 9(9.9%) | 9(9.9%) | 8(8.8%) |
其他 | 法國 | 中國 | 英國 |
7(7.7%) | 6(6.6%) | 4(4.4%) | 4(4.4%) |
(a)越來越少跑影展,只好看那些比較容易取得的片子(b)這幾年可以排上名的都是一樣的國家,美日英法中港台+其他(c)期許101年眼界可以再開一些
總算有不一樣
2000~2011 | 1980~1999 | 1960~1979 | 1940~1959 | 1920~1939 |
58(63.7%) | 17(18.7%) | 9(9.9%) | 7(7.7%) | 0(0.0%) |
2000年之後的電影比重只有64%,是這幾年最低的(07年沒記錄),但20-39年代的片子居然一部也沒看,這也是和前幾年很不一樣的。每每看著架上那些廉價的DVD老片,抽出來又放回去,寧可看一些「沒那麼老」的片子,也說不上是啥心態...當然,開始用ivideo也許有差,讓我可以找到更多20年前以上的好片。不過,經典不分年代,球來就打,片來就看。
My Top 10 in 2011
以下是自選的2011的Top 10電影,不分排名順序:
‧一樹梨花壓海棠(Lolita/英/1962):庫伯用黑白電影就能把羅莉塔拍得如此令人垂涎愛憎
‧大獨裁者(The Great Dictator/美/1940):小人物和獨裁者兩相對照格外諷刺,最後一場堪稱經典
‧白熱(White Heat/美/1949):50年前的敘事情節就已如此豐富精彩
‧老爸的單程車票(Les invasions barbares/加/2003):把死亡和父子關係處理地豁達又不煽情
‧志明與春嬌(志明與春嬌/港/2010):純粹地都會愛情喜劇,抽著煙的畫面、剪輯的風格都相當對自己的頻率
‧那年夏天,寧靜的海(あの夏、いちばん静かな海。/日/1991):安靜是最難處理的題材,北野武怎麼可以那麼澎湃又那麼冷靜
‧社群網戰(The Social Network/美/2010):網路世界就是像這部片這麼快
‧救生艇(Lifeboat/美/1944):劇本好,希老的場面調度也無話可說
‧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(誰も知らない/日/2004):崩壞的過程如此寫實讓人不忍卒睹
‧與巴席爾跳華爾滋(Vals Im Bashir/以/2008):內容題材獨特,形式更打破傳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